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
受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土地产权制约、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科技进步难以转化为农户的生产力和农民收益,这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全球小农户生产转型的最大难题。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长期扎根基层、在农村建立科技小院,与农民共同剖析限制因素,因地制宜创新集成增产增效技术;他们以科技小院为平台,整合科研机构、政府和市场多方力量和资源,探索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和大面积实现区域增产增效的技术途径和组织模式。创新的科技小院模式不仅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小农户为主的其它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东南亚、非洲等)都有广泛的借鉴作用。“科技小院”闭环工作图见图1。
图1 “科技小院”闭环工作图
教授下农村 农家小院开辟科技之路
我们过去的农业生产,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生产更多的农产品。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社会现实。现代社会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做到“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高效、环境优美”四个方面的统筹兼顾。对此,科技创新是关键。然而,只有科技创新还远远不够,要把创新的技术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里面去,真正在生产过程里面实现增产增效、减少环境污染。而这,也正是做科技小院的初衷。
如何突破学科发展瓶颈?只有到农业生产的主战场去。而做生产就得下地,不下地,瓶瓶罐罐种不出高产,种不出农民需要的东西。 “我们的技术人员住到农家小院里,在那里做科学技术活动,这就是科技小院最朴素的解释。” 谈起科技小院的概念,李晓林教授如是说。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小院,却成为了连接了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的桥梁。为了把科技创新和对农业生产的指导结合起来,真正把科学技术带进农业生产,以李晓林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扎根农村,开始了科技小院的建设。
田间地头 与农民零距离互动
每年,我国都有六千余项农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只有40%被应用到了生产实践之中,大部分的研究成果被搁置起来。谈到这一点,中国农业大学李晓林教授说:“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也获过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可这些和农民真正需要的东西产生了偏差,无法直接应用到农民的生产里。”
为了真正将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实现粮食增产、资源高效、环境保护三者相结合的目标,来自农大的科技人员扎根在了农民的院子里,“零时差、零距离、零费用、零门槛”地做起了研究、示范、推广、育人、服务的工作。项目只进行了一年,就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教授在“变身”老百姓之后,逐渐获得了农民的信任。他们发现,过去由于农民十分分散,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攒越多,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决。自从有了科技小院,农民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得到专业的解答。遇到疑难问题,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查资料或者向学校咨询的方式,给出科学的建议和分析。这就是科技小院的服务模式,它将高校的科技创新直接传递到农民的生产中去,真正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问题。
打造全新模式 促进农业转型
从北方到南方,从小农业到大农业,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小农户到大农场……科技小院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突破,其社会影响、服务成效也日益显现。
过去,农民常常去路边捡拾粪便施肥,现在这种又脏又累的方式早已被人们摒弃,必须通过技术方式解决。谈起技术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指出,未来农业是有机农业,只有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把养殖小区的粪便用更便利高效的方式变成有机肥。要想实现土壤、作物、肥料三者的有机结合,既要靠企业,又要靠农民自己。科技小院把知识和技术教给农民,肥料企业生产出满足土壤和作物的产品,同时为农民做好技术服务。只有这样,好的产品才能物尽其用,肥料和土壤才能匹配好,才能生产更多的粮食,减少资源的浪费。
目前,科技小院和洋丰企业合作最为密切。尤其是洋丰的苹果专用肥,和科技小院、当地政府结合在一起,三者共同提供服务,这样的三角关系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产品增收、资源高效、减少污染,真正为农业的转型做出了贡献。
做好技术推广 培养未来农业人才
让技术人员扎根在农民里面,这种接地气的科研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信赖,且收效甚好。谈及科技小院的未来,张教授说道:“怎么把知识传播给农民、怎么让农民组织起来互相传播,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体系,未来要把科技小院的做法和经验让企业也用起来,让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去借鉴和应用。”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把好技术、好产品、好服务带给农民;国家可以通过推广部门将推广的工作落实具体;高校则能够培养出一批年轻的、了解三农的、真正对三农有感情并且愿意到农业里面创业的人才。这就是科技小院的未来,也是科技小院的最终目标。
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
今年9月,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Nature)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Closing yield gaps in China by empowering smallholder farmers )。这一成果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4名研究人员经过8年合作研究完成的。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张卫峰和入住河北曲周科技小院的第一批研究生曹国鑫为共同第一作者,张福锁教授为通讯作者。
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Vitousek和Matson认为科技小院模式非常重要,提供了农民与科学家交流、农民创新、不同服务主体协作的平台。《自然》杂志执行编辑和评委对此文予以高度评价,国际小农户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Giller教授对科技小院这种扎根农村助推农户增产增效的创新模式感到无比兴奋,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大面积推动小农户增产增效的典型成功案例,是全球提高粮食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国际产量差研究发起者之一的Van Ittersum教授认为科技小院在大规模改变小农户生产方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整理) |